《孔子的故事》讀后感200字(8篇)
《孔子的故事》讀后感200字 第1篇
陳唐安
他經常被認為是一種宗教的創始人,但這是不正確的。他極少討論神,拒絕討論鬼。他對人生的關系深刻了解,他的學說并不是他所創立的,嚴格來說,他只是中華文化思想的集大成者。他是一位重視個人道德和行為的現實哲學家。他就是——孔子。
在那個群雄爭霸的時期,孔子主張各國君主以德治國,觸犯了很多人的權利,因而才能一直沒能得以發揮。在他五十五歲時,帶領他的一批學生開始了周游列國的生涯。在各國的民眾中贏得了好評,創立了儒家學派。他把“仁”和“禮”視為道德的最高法則,主張有教無類,曉得后天學習的重要性,即為中國的現代教育打下了扎實的基礎,也說明了孔子思想的先進性,不朽的思想總是與時俱進。
孔子這位魯國的老人,這位為教育的實施,為正氣的傳播,為治國的方法施展而奮斗的偉大先賢,他的思想在21世紀的今天依然散發著耀眼的光芒,同時被時代賦予了新的含義。二千五百年的時光彈指一揮,孔子的思想卻永遠成立,并已走向世界!
孔子,一位思想深刻的老者,一位禮儀的老師,更是一位心胸寬廣的圣人。正如他自已所說“哲人要像草木那樣,枯了爛了?!敝^巨星隕落,至今無人并稱。
《孔子的故事》讀后感200字 第2篇
寫這篇感受的時候,《孔子的故事》這本書還沒有讀完。原因是我的心境不穩。想起小學、初中的時候,可以拿一本紙質的好書,逐字閱讀?,F在呢,一目十行不說,最關鍵的是讀書的時間被繁雜瑣事占據。
《孔子的故事》這本書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講述了孔子命運多舛的一生。生于春秋時代末期的孔子,一生顛沛流離,帶領弟子周游列國以傳播自己的政治理想,其核心就是“禮”與“仁”。當時很多杰出的人才都是他的學生,如善于雄辯、經商的自貢,以政事見稱的冉求,被稱為“南方夫子”的子游等等??鬃尤ナ篮?,經由他的弟子及其再傳弟子整理匯編形成了儒家經典著作《論語》,也正是他們的傳播,孔子的教育精神和政治理想才得以傳承和發揚。
通過閱讀,我認為孔子思想中隱約帶有輕物質、輕法制、輕平民的傾向。子曰:“君子喻于義,小人喻于利?!贝笠馐钦f:“君子明白大義,小人只知道小利?!?/p>
可見孔子藐視“利”,藐視對物質利益的追求,現在看來對商品經濟是相當不利的。在孔子的觀念中,認為國家要以禮服人,而不是靠刑法。子曰:“道之以政,齊之以刑,民免而無恥,道之以德,齊之以禮,有恥且格?!币馑即蟾攀侨绻眯谭ü芾?、控制百姓,他們雖不犯法,但卻會失去廉恥之心,只有通過道德感化,百姓才會知廉恥、守規矩。這就有可能導致人治與法治的失衡??鬃油瑫r也提出忠君、愚民的觀點,這種思想被后輩發展成了所謂的“三綱五?!?,在中國漫長的封建社會制度下,成為了世人為人處世的準則,也成為了少數人維護特權的工具。
為往圣繼絕學,為萬世開太平。北宋理學大師張載的話鼓勵了一代代讀書人,沿著前人的足跡,走出自己的道路。我們雖不能達到孔子的境界,卻可以將其作為努力的方向,激勵自己在奮斗的人生道路上不斷前進!
《孔子的故事》讀后感200字 第3篇
鄔瑾萱
孔子的人生,充滿了色彩??鬃拥娜松?,富有獨特的韻味。
《孔子的故事》是孔子一生的寫照??鬃拥娜松?,坎坷而偉大。他廣收門徒,不論高低貴賤;他傳播禮道,將復興周禮作之己任。雖然后人評論孔子過于執著、頑固,可他們卻不能了解孔子以禮治國的本性。當禮道深入人心,每個人心中都有一份恭敬,一份善良,一份美好的時候,嚴酷的刑罰就會失去它的意義,用“仁”、“禮”的政策去治國也并非是不能實現的幻想??鬃邮莻ゴ蟮恼渭?。
圣人的弟子們也是實力派??鬃右啦氖┙?,對不同的弟子在同一件事上有著不同甚至相反的教導或回答。這是孔子的高明之處。而對弟子的疑惑,他總是盡善盡美地回答,從不擺高架子去面對他們,反而非常謙虛,從不不懂裝懂,對于學習、思考的態度非常誠懇。答語的內容,便是本著孔子的思想觀念和博大的宏觀了??鬃邮锹斆鞯慕逃?。
孔子的美德就是這些:謙虛、大膽、聰明、好學、勤奮、仁德。民比君貴的思想和精神對后人影響至深至遠。
孔子的人生,為自己超前又懷古的思想努力著。
《孔子的故事》讀后感200字 第4篇
這個星期,老師給我們發了《孔子的故事》這本書,看著看著,我覺得這本書好有趣,下面還有注釋。這本書里講了我不知道的孔子小時候的事情,比如說孔子很小的時候他父親就死了,還有孔子小時候很謙虛等等一些事情。
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這個的故事:《第六章走向成熟的道路》,這張章講的是孔子自從經過老子之后,他就把過去的一些偏于主觀的做法有意識的減少了一些,他遇事也能冷靜的分析了,加上他原有的勤勉和熱情,就是使得他更為人們所欽佩了,于是他的弟子多了起來。他很從容的對門徒們說:“學會的東西時常去溫習,不是很有樂趣嗎?有很多志同道和的朋友很從很遠很遠的地方來研究學問,這不是令人高興嗎?自己有本領,可是沒有什么人知道,但也沒有什么不愉快,這不是有涵養的人么?”這就是孔子一時期的心情,就是他從孤苦伶仃的童年起,經過挫折,經過自我教育,學了一些本領,又接觸了有閱歷的先輩老子,自己已經從事著教育事業,同時對從政又有一些希冀時的孔子的心情,這時他還不到三十五歲。讀到這里,我就心里暗暗敬佩孔子:三十五歲之前就有這么多本領,怪不得孔子有這么大的成就。如果現在有人都像孔子那么勤奮,那這樣的人肯定是人才。雖然孔子很博學,但是他并沒有驕傲,還謙虛的說他只會趕車(一個全才的人必備的本領就是:禮節,音樂,射箭,趕車,識字,計算,在這里頭趕車是認為最低下的),這點我們就要向孔子學習了,他的道德、文學高、品質優良,還很謙虛,我們也要做一個像孔子一樣的人。
《孔子的故事》讀后感200字 第5篇
孔子的故事讀后感200字范文一
孔子的一生,充滿了**,他不理學生是好是壞,他只想羧綰謂毯盟。他用了一生的時間和財產去辦學院教學生,即使自己沒有糧食也要去教好學生。
孔子出生于貴族,但他因內部爭斗而逃走到魯國,因此由貴族身份轉變為平民。但他沒有放棄,而且還謙虛求教,終于他創辦了一所學院,雖然生活非常困難,連三餐也不計,但他還堅持教學不肯放棄。他曾接受過很多打擊,但他沒有放棄,而且還寫了《春秋》一書,成了萬世師表。
孔子的故事讀后感200字范文二
今天,爸爸給我拿來了一本《中外名人故事》,我一看到這本書,就迫不及待地翻開了第一頁,第一頁講的是文化巨人——孔子,孔子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、教育家、*家、儒學家??鬃有r侯是一個相貌有點丑陋的人,他頭頂周圍高,中間低,很像他家門前的尼丘山,于是,家人為他取名“孔丘”,他雖然長得不是很好看,但他聰明伶俐,學東西一遍兩遍就學會了,孔子三歲時,父親去世,但他在逆境之中,一直發奮讀書,從不放棄任何學習機會,功夫不負有心人,孔子終于成為了一個大教育家。
看了這篇文章,我覺得自己和孔子比起來學習條件很優越,我更應該好好學習,做一個勤學好問的學生。
《孔子的故事》讀后感200字 第6篇
《孔子》其實就是一個個孔子故事的組合,由開始的孔子在魯定公支持下對魯國進行改革,到孔子改革失敗離開魯國,到孔子及其弟子14年周游列國不斷碰壁,再到孔子耄耄之年被迎回魯國,他一生就在這一個個熟悉又陌生的故事當中走完??墒?,回顧這個電影,我捕捉到的不僅有故事,更多的是孔子圣人的形象——動蕩破碎的山河,一個挺拔的身影帶領著一群文弱的書生,步履蹣跚地向彼岸走去。
周王室衰微,諸侯為了稱霸相互征戰,狼煙四起。出身魯國沒落貴族家庭的孔子,對國家和黎元深感憂慮,提出“仁”“禮”的思想主張,希望以他的思想和智慧來解百姓于水火之中??墒蔷拖翊呵飸饑渌氖ベt那樣,諸侯需要的是霸道的思想、強硬的權勢和堅銳的軍隊,孔子的思想主張不被采納,在諸侯國輾轉如喪家犬。雖曾仕官于魯國,并以其勇敢和智慧帶給魯國以尊嚴和強大的希望,雖曾受諸侯禮遇,并在諸侯國推行主張有所成效,但政治理想最終敵不過霸道。
14年里孔子和弟子一起奔走列國,曾數度被亂軍圍困而身陷絕境,曾卷入政治陰謀而身處旋渦,于晚年返回魯國,不懈教育弟子眾人及整理文獻。最后,孔子在失意中逝世,理想空付東流,還是達不到彼岸。然而,孔子逝世之后,其言行及思想終為后世所認同并推崇,成為中華民族精神的重要根源,孔子被尊謚“大成至圣先師”。
電影《孔子》讓我印象深刻的情節有很多,其中孔子為救要陪葬的小男孩在朝會上與人激烈爭論,隨魯定公赴齊國會盟的斗智斗勇,“子見南子”“好德如好色”一話,都反映出孔子堅守內心世界,堅持政治理想,無畏困難險阻,無畏美色權貴。
一千個人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,一千個人心中有一千個孔子,要想懂孔子還是要讀《春秋》,靠電影簡單的鏡頭和淺顯的對話是不足夠的。白云蒼狗,滄海桑田,孔子圣人的形象無法抹殺。
《孔子的故事》讀后感200字 第7篇
子曰:“我非生而知之者,好古,敏以求知者也?!蔽蚁耄哼@不是對孔老夫子勤奮好學最好的詮釋嗎?
在孔子的一生中,一直是刻苦學習知識的,連小時候都是這樣,每天央求母親教自己新的內容,之后不斷地去溫習,以至于小時候就已經聰慧過人了。到了長大之后,孔夫子更是憑借著自己的勤奮與刻苦,成為了一位聞名天下的著名學者。其實,關于孔老夫子勤奮好學的例子真是數不勝數啊!無論在哪一方面,都可以看到他勤奮的影子。在官場中,勤奮工作;在施教時努力教書。
看完了《孔子的故事》后,我真覺得受益匪淺。記得偉大的發明家愛迪生曾經說過:“天才是靠99%的汗水加上1%的靈感?!边@就說明,世界上沒有一生下來就是天才的人,想當天才就得靠不懈的努力和勤奮,因為只有這樣,我們才能成為一個受人愛戴的真正的天才。以前我們總認為那些為人類做出貢獻的偉人,都是有天生的才能,而忘了他們付出的心血和汗水,其實,他們的成就告訴我們一個道理:學習的點金術,就是勤奮。
孫敬懸梁,蘇秦刺骨,匡衡鑿壁偷光,孫康囊螢映雪……”“人生在勤,不索何獲?”“好學而不勤問,非真好學這也……”而同樣,我們的祖國之所以繁榮起來,和人民群眾的勤奮是分不開的。曾幾何時,人們一貫的唯我獨尊,使中國有了上百年的恥辱。如今,人們覺悟了,勤奮地學習科學文化知識,不斷地創新發展,才使中國一步步走向成功。歸根結底,中國人民惟有勤奮,才能抹去“^v^”的牌匾,成為響徹世界的東方巨龍!人們惟有勤奮,才能成為人上人。
以前,我做作業總要媽媽一催再催,現在我都能很主動地完成。是孔老夫子勤奮好學的精神感動了我。讓我們像孔老夫子一樣,做個終生學者,在勤奮中學習,在學習中快樂。
《孔子的故事》讀后感200字 第8篇
守住平常心,是一種對名譽而后困難的態度。學會放下美麗的光環,才能輕松前行。學會迎難而上,才能踏平坎坷上大道。順境和逆境都是人生的財富,只有懂得珍惜和品嘗的人,才會讀懂“平?!倍值摹安黄匠!闭嬷B。
在寫之前,先和大家分享下這個故事:
春秋時期,孔子率學生們出游。一天,孔子觀賞破布的景色,見那水流從二三十丈的高處飛瀉而下,撞入江中,激起滾滾波濤,直沖出數十里之外,那地方,魚蝦龜鱉都無法生存。
忽然,只見一個男子跳進急流之中,孔子以為那是自尋短見的,便急忙讓學生順著河流去搭救他。不料,這人游出數百步之外,便從水中走出,在河邊悠然自得地唱起歌來。
孔子趕上去問他:“您能再這種地方游泳,有什么秘訣嗎?”那男子回答道:“我沒有什么秘訣。我憑著人類的本能開始我的生活,依靠人類的適應性而成長,順其自然成功。游泳的時候,我同旋流一起潛入水底,隨同涌流而出水面,完全順從水性而不憑主觀意志從事。這便是我能駕馭洶涌急流的原因?!?/p>
孔子又問:“什么叫做憑本能生活,靠適應性而成長順其自然而成功呢?”那男子回答:“我生在陸地而安于陸地,這就是本能;長于水上而安于水,這就是適應性;不知道我為什么會這樣而結果這樣,這就是順其自然?!笨鬃狱c頭頓悟。
“平常心”這個詞,我們知道很久了??墒?,真正又有幾個人懂得平常心的真正含義呢?又有多少人能真正做到榮辱不驚呢?我們常常把心思放在別人的評價上,放在別人的言行上,又如何能言行自在、悲喜從容呢?
所謂平常之心,就是不能只要成功,而拒絕失敗、害怕失敗。平常之心就是要把成功、失敗看得平平常常。簡單地講,就是要正確對待成功與失敗。成功了,不要驕傲,不要狂妄自大;失敗了,也應該平靜地接受。
失敗也是生活的必須內容,沒有失敗的生活是不可能的。有失敗,才水明生活是有奮斗的,人生才是有意義的。接受失敗應該成為人們生活中一項必不可少的內容。如果不接受生活中的失敗,那么,就歪曲了生活的本來面目,個人將會受到生活的“懲罰”。時尚沒有常勝將軍,每個人都得平靜地接受生活所給予的各種困難、挫折和失敗。
任何人的一聲總會有不順的時期,無論從事水明工作,都會和預期相反的結果。場次以往,任何人都不免常勝悲觀情緒。然而,人生并不僅有這種不順的時候。每當云散日出時,前途自然光明無量。所以,凡是必須耐心地等待時機的來臨,不會驚慌失措。相反,在境遇順利的時候,無論做什么事會成功;可是總有一天,不順的時候會悄然來臨,因此,即使在春風得意之時也不要得意忘形,應該謹慎小心活著。
我們應采取順境不嬌矜,逆境不頹唐的生活態度。正如故事中這個男子能支付洶涌奔騰的急流,遨游其中,得心應手,就因為他不以主觀意志從事,而是根據自然法規,尊重客觀規律,按著生活的邏輯辦事。人之處事亦應順其自然,正所謂適應世事適事萬物。
守住平常心,應該承認有些東西得不到,學會放下,放下求之而不得的東西,才會輕松快樂起來。那就拿起平平凡凡的事吧,腳踏實地認認真真地做下去。其實,往往平凡的表面蘊藏著深層次的規律和道理,你會越干越快樂。
父母是孩子最大的影響者,教育孩子保持一顆平常心,給孩子一個輕松的環境,是非常必要的。一顆平常之心,并不是不要進取之心、成功之心,而是以平常之心,去進取、去成功,得到更充分的發展。
聲明:本站所有文章資源內容,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,均來源于用戶上傳或互聯網資源。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,可聯系本站刪除,聯系方式在頁腳,本站核實后會在一個月內進行刪除。